随笔 · 2022年12月4日 0

🎯关于现阶段个人提升的一些问题和解决

本篇文章依然没什么干货,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现阶段在个人提升方面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1:无法做到对信息的断、舍、离

What

“不断”

“断”指断绝想买回家但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

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知识来源,如项目组邮件、公司论坛、知乎、B站、内部分享等等,一般来说这些知识都比较有深度,无法短时间内消化。

之前我一般会照单全收,即将它们先统一存放在一处,心想等不忙了再看,给自己一个安慰。然而现实却是,目前为止各个收藏夹加起来有上百条记录等着我去阅读。

可见照单全收的结果就是,没有一条最终能被实际消化

“不舍”

’舍’指舍弃家里的那些泛滥的破烂。

工作至今自己一直有做工作日志的习惯,无论功能大小,实现完之后自己总是会把实现过程记录成笔记,以备不时之需。

前两年工作强度不大,虽然记录比较耗时,但完成度很高。近半年来工作强度增加,日志也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但是自己始终有个执念,希望能把这写未完成的日志补齐。

而正是这个执念给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我会不断收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截图,然后想有空了再整理成日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压的输入和遗忘的细节越来越多,输出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实际上我现在基本完全丢掉了记日志的习惯,剩下的只有不断增多的工作碎片。

How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在之前的一个周末中,对自己的信息做了如下“断舍离”的操作:

  1. 阅读列表:对各个阅读列表进行了全方位的清洗,几乎删除了其中所有的条目,另行记录一些特别优质的资源和教程,并且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列表再次膨胀
  2. 工作日志:删除了所有当前仍没有被整理成工作日志的工作碎片,放过自己

并在以后做到:

  1. 每周日晚持续清空阅读列表和笔记,维持当前整洁的状态,没做完的直接删除。
  2. 将重点从“吃”转变为“消化”,在笔记复盘上投入更多精力,而不是记录完后就扔在一边。

目前自己已经彻底丢弃了历史包袱,笔记系统也恢复了正常,希望以后能更专注于当下,而不是执拗于过去。

问题2:过度执着于阅读英文原著

What

上面这张”沟通的漏斗模型“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大意是在沟通中,自己所想的内容与对方所理解的内容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距。

阅读也是一个作者与读者沟通的过程,因此似乎直接阅读原著,会比阅读经他人翻译后的译作更高效。

另外,计算机领域,绝大部分经典著作都由英文写成,因此自己之前一直以为直接阅读英文而非译作,可以尽量减少理解上的偏差,保证阅读质量。

然而事实往往是,阅读英文需要一个更正式的环境(因为难免需要同时查词和标记),而且自己的中英阅读速度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导致每次阅读英文时,自己会预期一个更整块和专注的时间,并且最终热情褪去后,自己也就很难再坚持读完一本书了。

How

针对上述问题,我发现阅读时完全可以先正常阅读一遍中文译作,然后再快速浏览一遍英文,消除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异

如果原作较厚,就分章节或小节来切换。

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 速度更快:现阶段,自己中文的阅读速度至少是英文的两倍以上,而在中文打底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英文时速度又能提升不少,平均下来几乎是以中文的阅读速度来阅读英文文章
  • 效率更高:
    • 漏斗模型误区:自己之前一直以为阅读译文会因为多了一层转译而导致对知识的吸收率降低,但实际上这忽略了自己对中英文本身吸收率的差异。相同时间内,自己阅读中文的吸收率和转化率自然是更高的,所以漏斗模型在这里需要更谨慎地应用
    • 二次确认消除翻译偏差:译作中难免有一些差强人意的翻译,但是通过第二遍的英文阅读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偏差,保证自己Get到原文的要点
    • 做一个乐观派:诚然,二次确认也不能完全消除翻译偏差,但即使存在理解偏差又如何呢?一来,阅读英文原文也会有理解偏差,二来就算翻译真的导致理解错误,如果它足够核心,也会很快地被反映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进而被修正。乐观一点,不要为了细枝末节浪费太多精力。

总而言之,我认为当下自己比较适合上述中英混用的阅读方法。当然,如果确实没有中文翻译或者译者水平不高(笔者本科见识过本科实验室的图书翻译工作),直接阅读原著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中文译作都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参考,毕竟我们追求的是效率和结果,没必要为难自己。

问题3:个人知识管理

What

在“问题1”中我提到,自己一直比较重视对知识的管理和工作过程的记录,但近半年来,自己的笔记系统一直处于瘫痪状态,除了积压多和遗忘,我发现当前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还有两个更致命的问题。

  1. 试图分层分类:对知识分门别类几乎是我们的天性,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被教育要“系统性”地学习知识,而分层分类就是“系统性”最重要的体现,它能带给我们一种对知识的掌控感。 但是我逐渐发现,自己工作中其实会遇到各种各样想记录的内容,其中有些内容很难被划分到当前的某个类别中,有些内容则可能同时属于多种类别。这就导致我在记录时,需要额外的心力去考虑笔记的分类,无疑增加了记录和后期整理的门槛。
  2. 没有复盘:目前自己的笔记中,90%都是写完之后,从来没有去回看的,这也是为什么自己看上去积累了很多知识,但实际上其中能对当下产生影响的部分微乎其微。从结果上看,记录只是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和心理安慰,让我认为“这部分知识,我随时都能想起来”。

How

在最近的一周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更新潮的个人知识管理概念,如“卡片笔记”、“长青笔记”、“数字花园”等,其中“长青笔记(Evergreen notes)”是最触动我的概念之一。它的一些特点完美地解决了我上述的两个问题:

  1. 知识的结构不应该是被提前设定的,而应该是有机生长的:首先,如果在我们学习一个领域之前,就期望我们对该领域的知识进行无重复、无遗漏地划分,是不现实更是不可能的。相反,我们应该放弃对笔记划分类别,而应该更专注于笔记和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超链接”和索引(MOC)让笔记的结构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最近很火的“双链”概念)。
  2. 好好思考,而不是好好记录:记录只是学习的开始,我们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对知识的思考上,通过记录之后的复盘,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创建更多的链接,这样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

长青笔记的特点远不止于此,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样的问题,十分建议去阅读其出处和相关的分享了解一下。目前我也在逐渐把之前的笔记,按照长青笔记的原则进行改写,如果后期有明显的收效,我也很乐意再分享一些心得和感想。

杂项

今年的1024程序员节,公司邀请了两位15级的大佬进行了一场线上会谈,就一些既定议题和大家关心的若干问题展开了讨论,这里简单记录几点自己的收获。

学就比不学强

工作中想要提升自己,首要的是去寻找一段不会被打扰的时间,因为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后,再想抽出来进行专注的充电学习就会比较困难,而且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不过,由于程序员下班通常都比较晚,所以早上的时间就显得尤为珍贵。

但如果实在抽不出早上的时间,那就可以好好利用好碎片时间。假设每天有十个空闲的五分钟,累积起来也有五十分钟。

这时你难免会觉得,五分钟根本不够进入学习状态。但这里就需要认识到学就比不学强,十个五分钟的学习可能比一个五十分钟的效果差,但肯定比完全不学习的效果好。

此外,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还能有效防止自己接收其他碎片化的信息,减少对专注力的消耗

每日一词&句

新人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懂的词汇,每天抽出时间去了解一个词汇,久而久之也能积累出可观的复利。

结合上文提到的“长青笔记”,相比”每日一词”,我更愿意使用“每日一句”来进行实践。因为“长青笔记”中提到,一个名词并不是一个知识点,了解或掌握某个知识点,一定是理解了跟它相关的一系列论点和论据,而这些一定可以概括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比如我说自己了解了”Unity中的MonoBehaviour“的概念,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MonoBehaviour是Unity 脚本的基类“,”MonoBehaviour为脚本方法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执行时机“这样的句子才是有意义的。

以上就是自己现阶段对于个人提升的一些思考,距离上次更新又已经两个多月了,整理出来凑一篇文章吧。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